建立音乐新基础设施,留住人才。
当前,四川在音乐创作、音乐场馆、音乐政策、音乐版权、音乐产业园区、音乐观众市场等各个环节的建设都取得了不大的成效,音乐氛围也比较浓厚,成都等地区已经可以容纳多种多样的音乐。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薄弱环节,人才和创造力就是其中之一。音乐业链的核心,是由一首原创代表作,一位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术家,一个音乐人组成的。一直以来,四川都有音乐人才,李云迪,李宇春,谭维维,廖昌永,张靓颖等等,他们从四川走向国际,为扩大四川的音乐影响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云音乐的新形势下,四川应该为音乐人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人才一定要留在家乡定居吗?显然不是。四川可能可以扮演音乐起点的角色,在新时代做好新的音乐基础设施。比如面对疫情,引进互联网公司资源和音乐企业跨境,激活音乐人才。今年咪咕音乐会采用了云呐喊、付费直播等方式,让原本高度依赖线下空间的演艺市场主体从被动自救上线到积极拥抱上云,进行了更成功的数字化转型。目前,成都音乐网正在与大麦网、腾讯音乐等进行改版升级。未来,爱奇艺、天娱文化、太合音乐集团西南总部等知名企业和项目有望近年落地。
此外,政府可以跳出传统框架,为四川省丰富的中小微音乐企业和独立音乐人提供更多的政策倾斜,给他们表演机会,帮助他们在音乐创作初期度过难关。比如成都梵木创艺区、东郊记忆艺术区、玉林酒馆、成都M空间等小型音乐场所,对孵化音乐人也很重要。近年来,成都五个重点音乐产业城镇的消费场景加快建设,洛带、白鹿、街道、平乐、安仁城镇分别以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民谣音乐、音乐+文化影视为特色,打造龙潮音乐节、中法古典音乐艺术节、蜀歌蜀嫁实景剧、歌剧《卓文君》等文化旅游品牌,全年音乐表演超过300场。但是如何真正盘活音乐城镇,充分利用音乐人才的才华,也需要更多的突破。
与此同时,人才引进政策也应涵盖音乐孵化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邀请人们。据悉,在成都市音乐影视产业办的支持下,国内新兴音乐厂牌大雨文化携手专业音乐制作公司葫芦文化,宣布联合打造原创音乐人创作营-宝藏计划。财宝计划有一点值得同行借鉴的是,它不仅邀请了资深音乐人与成都本土音乐新秀共同创作歌曲,还与音乐生产下游的营销推广、版权、影视等各个方面的资源相结合,为原创音乐人提供一条龙服务。这样才能保证音乐人能写出歌曲,有市场推广,有影视资源嫁接,而且在后期的使用和表演中没有版权纠纷。如此贴心、真诚的人才举措,才能真正留住那些有着音乐梦想的人才。